关于举办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原“互联网+”大赛)校赛的预通知

作者: 时间:2024-03-25 点击数:

各教学单位:

为做好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工作,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挖掘优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大赛组委会研究,现启动我校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相关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第十届大赛与往届赛事相比有较大变化,本通知相关事宜根据九届互联网大赛相关通知拟订。新一届大赛通知发布后,相关要求以新的赛事要求为准。

一、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二、参赛项目的赛道、类型、组别和对象

(一)高教主赛道

1.参赛方式和要求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负责人必须是本校学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参赛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3.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本科生组

①创意组

a.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c.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②初创组

a.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13月1日及以后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③成长组

a.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13月1日前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研究生组

①创意组

a.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c.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②初创组

a.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13月1日及以后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③成长组

a.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13月1日前注册)。

b.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c.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负责人必须是本校学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8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参赛组别和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1)公益组

①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②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①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②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①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②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预报名时间:3月25-425

学校将根据2024年赛事安排的最新通知,对校赛组织工作进行调整。

四、报名网址及要求

(一)报名网址:

http://sc.jlufe.edu.cn/(校内网),或直接访问学校主页-学生内网-双创系统报名。。

注意:各团队于202442524:00前将申报材料上传。

(二)参赛材料

1.参赛项目创业项目计划书电子版;

2.项目演示PPT。

(三)联系方式

申报项目的同学可扫描二维码加入qq群,比赛相关通知将会在群里发布。

联系电话:宋老师84539980;时老师84539979

五、组织保障

(一)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大赛宣传工作,重点做好动员、团队组建、项目指导、参赛及推荐等工作,积极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大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二)各学院要成立竞赛工作小组,积极督促学生参赛,保证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数。请各学院将竞赛工作小组名单于202448日前,报送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邮箱cxcy@jlufe.edu.cn。

(三)充分发挥和挖掘校友资源,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筛选推荐等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四)参加竞赛的项目根据成绩优先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20243月24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联系电话:84539978